底層和固色劑對油畫布色密度的影響
影像技術 2012年 第4期
馬躍英,王桂云,鄧 玉美
(1.利和集團天津中包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天津 300061;2.天津海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天 津 300220 ;3.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402)
油畫在西方國家深受大家的喜愛,但名品油畫也因價格過高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噴墨打印油畫布的誕生使名品油畫的復制品進入普通家庭。隨著藝術品數碼復制技術的不斷成熟與完善。目前對高質量的數碼印刷用油畫布的需求日益增大,對其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藥品及儀器
藥品及基材:分散劑碳酸鈣 (CaCO3)上海 、膠乳 北京 、二氧化硅 (SiO2)德國 、聚乙烯醇 (PVA )日本 、同色劑自制、OP一10天津 、油畫布基印度。
儀器 :200S涂布線棒;高剪切混合乳化機上海埃東機電設備有限公司:EPSON STYLUS PRO 7880C;打印機 :X —rire瑞士
1.2 實驗操作
1.2.1 底層制備:
底層 :在400ml燒杯中加入定量的水和少量分散劑攪勻,加入碳酸鈣 (CaCO3) 用高剪切乳化機以6000轉/分分散15分鐘,加入膠乳1000轉/分分散10分鐘,加入OP-10攪拌2分鐘,備用。
1.2.2 吸墨層制備:
吸墨層①:在400ml燒杯中加入定量的水和少量分散劑攪勻,加入二氧化硅 (SiO2),用高剪切乳化機以6000轉/分高速攪拌20分鐘,加入聚乙烯醇和表面活性劑等攪拌均勻,45℃保溫靜置30分鐘。
吸墨層② :在400ml燒杯中加入定量的水和少量分散劑攪勻,加入二氧化硅(SiO2),用高剪切乳化機以6000轉/分高速攪拌10分鐘,加入特殊固色劑,6000轉/分高速攪拌10分鐘,加入聚乙烯醇和表面活性劑等攪拌均勻,45℃保溫靜置30分鐘。
1.2.3 手工涂布過程:
裁比A4尺寸大的一塊印度油畫布基,用玻璃棒手工涂布底層烘干后,再用200S線棒手工均勻涂布吸墨層,85℃烘干后即成待檢測的油畫布。若不涂底
層,直接用200S線棒手工均勻涂布吸墨層,85℃烘干后即成待檢測的油畫布。
2 結果和討論
色密度是指油墨打印到紙上形成圖案或字跡時油墨的密集性 .是衡量打印圖像質量的一個重要參數,其影響打印最終的視覺效果和色彩逼真度。它受
紙張結構和涂層性能的影響,主要是涂層對油墨吸收性的影響。密度值越高,噴墨打印的圖像色澤越鮮艷。
評價色密度的方法為:用彩色噴墨打印機打印青色(C)、品紅色(M)、黃色(Y)、黑色(K)四個色塊,用x-rite測定各色塊100%處的實地密度值。本實驗
采用直接密度(絕對值)測定,測量值越大,說明圖像中相應顏色密度越高。
由表1中可以看出,加涂底層后各色塊密度都有了顯著地提高。這是因為布基的空隙較大,涂上一層底不但阻止一部分墨量透過吸墨層過多的向布基滲透,使保留在油畫布表面的油墨增加,同時加涂底層降低了光的散射,進人人眼的較多,視覺上顏色更鮮艷。經試驗證明,底層并不是涂的越厚越好,底層太厚,吸墨層容易有裂紋。
國外打印油畫布習慣用顏料墨機型打印,如本 實驗所用機型EPSON STYLUS PRO 7880C。EPSON為代表的水性顏料墨水是將顏料用水溶性樹脂包覆,再利用分散劑使顏料顆粒穩定地分散在水中,當然還要添加各種助劑。由表2中可以看出,在都涂底層的情況下,若吸墨層中加入特殊的固色劑,打印后各色塊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析是固色劑中的離子吸引顏料墨水中相反極性的離子到比表面積大的二氧化硅(SiO2)上,能夠固著墨水中顏料顆粒,抑制墨的快速擴散和過度滲化,從而提高圖像的分辨率和色密度。
3.結論
1.加涂底層和吸墨層中加入一種特殊固色劑兩種方法都在油畫布打印后測試色密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也保證了其它性能沒有負面的影響。
2.在本實驗的涂布工藝條件下,底層涂布量為濕量45-50ml/㎡時既能保證色密度的增加。又能保證油畫布打印完后不出現裂紋。
參考文獻:
[1]司占軍,劉小鬧.高光澤彩噴紙的打印質量檢測方法.上海造紙,2006,37(3):30-33
瀏覽全文